2012年2月14日,据台湾《联合晚报》报道,雷射(激光)近视矫正手术在台湾非常普遍,但台湾最早引进这项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,最近突然宣布,今后不再动这种手术。他表示,因长期观察发现,不少当年接受雷射手术的患者,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,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。
蔡瑞芳的宣布,引起台湾眼科医学界讨论,也冲击近视矫正医学的市场。
蔡瑞芳表示,LASIK是划时代的医学创举,利用雷射刀将近视病患的角膜环切约四分三圈,掀起上层角膜后,接着以雷射刀切去下层角膜,再将上层角膜覆盖回去。由于角膜变薄,焦距变短,从外进来的光线就可精准对焦在视网膜上,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。
虽然LASIK具有雷射刀切割精准、近视矫正准确及角膜没有结疤反应等优点,却也有术后易出现眩光、夜间视力减退及眼睛干涩症候群等并发症,因此眼科医师施术前要慎选合适病人,并主动告知可能并发症。
但十几二十年过后,一些当年未想到的并发症陆续出现,蔡瑞芳最近就接到十几例受不了并发症而就诊的个案,大多是四、五十岁的中年人,且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弱,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大受影响。[2]引发关注
此事在大陆引起网络媒体的高度关注,“台湾知名眼科医生宣布停做激光近视手术”的微博以超过2万次的转发,居新浪微博热门转发第二位。
不过,蔡瑞芳在2月15日晚些时候又表示,停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产生的轩然大波是一场小误会。
蔡瑞芳称,不继续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,并不是因为认为激光手术有潜在危险或是有问题,而是有其他的考量。
他说,他确实有发现多例患者在术后一切良好,但手术多年后出现视力恶化的并发症,而且无法借由手术后戴眼镜来矫正视力,经过各种检测,并没有发现有眼睛上的问题,后来他发现,这些患者的特点是都有慢性的眼睛发炎问题,因此他推断,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就有眼睛慢性发炎问题。
台方回应
台当局“卫生署医事处长”石崇良15日回应媒体称,除非医师的见解发表在国际期刊,且经医学会的科学讨论认为手术确实不再适合,否则“卫生署”不会禁止这项手术,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未明文禁止雷射近视手术。
台湾眼科医学会理事兼雷射屈光手术召集人丘子宏指出,激光近视手术可让九成五患者视力恢复达零点八以上,虽偶有极少数医师质疑安全性,但其实手术非常安全,出问题的多半是未严格筛检病人,如对某些不适合开刀的病人(如干眼症、圆锥角膜)贸然手术所致。